中建网群 | 中建e-HR | 办公平台
新闻中心
新闻快讯
国资动态
中建要闻
行业动态
通知公告
首页>> 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建筑业转型升级瞄准新路径

发布日期: 2020-08-19 字号:[ ]


  《指导意见》指出,要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和品质,有效拉动内需,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叶明就此分析表示,13部门联合发文提出上述要求,前所未有,有其紧迫性和必要性。“进入信息化时代,建筑业的智能化建造水平急需抓紧提升,否则将落后于时代。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应进一步筑牢建筑工业化基础,强调系统性推进,不能就智能建造谈智能建造、就建筑工业化谈建筑工业化,要加快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让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实现高度协同,更好助力建筑业转型升级。”

  产业协同发展助力建筑业转型升级

  针对《指导意见》提出的要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中建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樊则森分析认为:“这为建筑业更好实现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叶明也表示,在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的当下,产业协同发展是当前及未来产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指导意见》准确地抓住了这个趋势,将对建筑业的建造方式、管理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那么,在具体实践层面,该如何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指导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行绿色建造,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绿色建造;要加快建筑工业化升级,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要提升信息化水平,推行一体化集成设计;要培育产业体系,探索适用于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新型组织方式、流程和管理模式……

  叶明对此表示,目前,我国建筑业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建造方式相对粗放的传统产业,在面临巨大资源和环境压力下,绿色建造不仅是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还是建筑业摆脱传统粗放建造方式、走向现代建造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樊则森表示,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驱动下,智能建造已经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践过程中,以装配式建筑为抓手,实现工业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三化融合”,并积极推进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是改变我国建筑产业大而不强现状、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同时,《指导意见》强调要推行一体化集成设计,鼓励企业建立工程总承包项目多方协同智能建造工作平台。多年实践证明,这是符合市场形势的,将为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从2015年开始,我国就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抓手,推进工业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在建筑领域的综合应用。目前,一些在一体化集成设计方面有所研究的企业,早已主动探索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的融合,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手段,尝试构建全生命周期智慧建造体系。

  要用系统性思维破解产业协同发展难题

  近几年,我国建筑业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得以进一步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建造能力不断增强,建筑工业化也逐渐驶入“快轨”。大力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推进建筑产业深度变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性工程,还要为其付诸努力。

  “在智能建造方面,目前我国在数字设计和数字工地方面有一定探索,但尚处于碎片化尝试阶段,缺少系统性集成创新。同时,智能建造和以装配式建筑为抓手的建筑工业化在协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待解难题。”樊则森表示,一是在推进方向上存在误区,将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建造割裂开分别推进;二是在顶层设计层面没有将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建造关联起来,缺少战略规划和实施路线图;三是目前还在沿用前工业化时期碎片化的施工组织管理模式,阻碍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樊则森建议,依托《指导意见》,要加快发展与智能建造先进生产力相适应的建筑组织管理模式,参考发展高铁、大飞机和航母的系统工程思维,全方位、全过程统筹高质量建筑产品供给。同时,要对标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改革工程建设招投标体制和利益分配格局,在积极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同时,孕育有利于智能建造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并通过立法立规,形成长效机制。

  不少业内人士提出,智能建造尚处于发展初期,还有一些问题待厘清。叶明对此表示,无论是智能化、智慧化,还是智能建造,其本质都是信息化,是提升建筑工业化水平的手段。“当前,应以发展建筑工业化为主,以发展智能建造为辅,用系统性思维破解协同发展难题,最终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

  “首先,要用系统思维谋划产业发展,沉下心来努力筑牢建筑产业的基石,实现技术与管理双轮驱动,真正打通产业的产业链、价值链;其次,要用装配式建筑驱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树立以建筑为‘产品’的经营理念,建立对工程项目实行整体策划、全面部署、协同运营的管理体系,充分体现技术产品的集成能力和组织管理的协同能力;最后,要让信息化融合到企业管理逻辑,解决整个行业发展的‘碎片化’与‘系统性’之间的矛盾,通过信息互联技术与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的深度融合,实现企业管理数字化和精细化。”叶明表示。

  就如何用装配式建筑驱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问题,模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圣勇表示,其关键在于改变现有装配式建筑体系。“目前,无论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还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都不完全适合建筑工业化,只是解决了部分工业化和部分装配化,现场湿作业仍无法完全消除,未来建筑工业化很可能需要借助模块化建筑体系。”


来源:中国建设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中建科技纪检监督举报 | 账款事项投诉公告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13号崇新大厦A座6层 邮编:100195 电子信箱:ccstc@cscec.com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号
版权所有: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