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国资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召开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中建科技华南设计中心副总经理、长圳项目设计总监、科研产业基地项目执行经理廖敏清荣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称号。
廖敏清,2016年加入中建科技以来,从一名建筑设计师成长为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项目管理人才,深谙研发、设计、制造、建造。作为设计总监,担纲设计的全国最大装配式公共住房——深圳长圳公共住房,颠覆了以往保障房就是“低端房”的固有印象,为深圳提供了9672套人才安居公共住房,荣获2023年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作为项目执行经理,主持建造的全国首个CMC智能建造试点项目——中建科技CMC全球研发总部,颠覆了传统建造方式,真正实现了“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今天,让我们走近廖敏清,了解她钻一行专一行,锤炼强国之技的奋斗故事,学习她的劳模精神。
从传统建筑设计师成长为项目EPC设计总监
深圳长圳公共住房是全国最大规模装配式公共住房,采用了基于“建筑师负责制”的EPC总承包创新管理模式,将传统建造模式割裂的研发、设计、采购、制造、建造等流程环节进行一体化管理,构建全产业链利益共同体。项目EPC设计总监与传统意义上的建筑设计师不同,不仅要懂设计,还要懂技术,更要懂管理;不仅要具备前期策划能力、深化设计能力,还要有全产业链项目管理能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
“是压力也是动力,要么不干,干就干好。”面对转型难题和建造质效的双重压力,作为项目EPC设计总监的廖敏清选择迎难而上。
为解决传统保障房室内使用空间狭小,布局受限的问题,廖敏清带领团队先后调研了上千套户型,最终决定采用“无柱大空间”的设计方案,创新应用中建科技自主生产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等多种产品和先进技术,做到了所有户型房间内均无承重柱、承重墙,实现了“有限空间”的“无限生长”,满足了住户的多种居住需求。
廖敏清始终坚持“设计为本 一体协同”的设计理念,将设计工作与管理工作高度协同,在项目建造过程中,先后审核修改了40余项专项设计方案,指导完成了50余项报批报建相关工作,高峰期需统筹150余名设计师协同工作,组织完成了上万张图纸的编制与审核。
2023年5月,长圳公共住房项目正式交付入住,改变了保障房就是“低端房”的固有印象,弃房率为0,户均投诉返修问题仅3.95条,远低于深圳市平均水平。
作为全国首个建成交付的智能建造试点项目,长圳公共住房先后荣获2023年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优秀住宅小区奖,示范落地“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11个项目31项关键成果,是住建部智能建造示范工程、公共住房优质精品标杆、绿色建造标杆、智慧社区标杆。
“我的奋斗目标就是,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居住者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廖敏清自豪地说。
从设计总监成长为项目执行经理
2023年9月,中建科技自主研发的CMC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模块化建筑产品正式发布。CMC产品像造汽车一样,在工厂智能产线上,将模块房屋的结构、围护、机电、装修实现高度集成,完成模块自动化生产,运输到工地精益拼装成组合模块建筑,一体化浇筑成型,即可投入使用,填补了世界模块化建筑结构领域的空白,真正实现了“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而廖敏清,正是首次试点采用该技术的中建科技科研产业基地项目执行经理。
在设计阶段,廖敏清集结项目设计人员全员全程驻场,三个月高效完成15版共800余张图纸,并带领设计人员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将理论与经验反复对比、仔细论证,先后10余次修改技术方案,最终,方案顺利通过,真正实现设计与施工的无缝对接。
由于现场吊装工作没有任何先例和成熟经验可以借鉴,廖敏清带着现场工程师和吊装工人多次往返项目与工厂,在工厂搭建起试验区域,由技术、安全、质量工程师先行试吊,总结CMC产品全套安装工艺流程再手把手地传授给吊装工人。通过缜密布置、反复推演,由廖敏清和其团队摸索的重心不均衡式模块自平衡安装技术在项目得到应用,第一个CMC智能建造模块首吊圆满完成。
中建科技科研产业基地南楼CMC全球研发总部高8层,建筑面积7900平方米。面对工期紧、任务重,华南区域雨季台风暴雨天气频发等种种困难,廖敏清带领团队实现了现场施工量减少至20%,减少人工60%,减少建筑垃圾排放70%的建造目标,以生动实践向社会各界展示了“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装配式模块化生产建造方式。
廖敏清说:“我要钻一行专一行,不断锤炼强国之技,勇建强国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