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建筑优秀社会责任实践案例”评选结果公布中建科技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平台获“行业责任”优秀实践案例。 一、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我们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加快传统建筑业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推动传统建造方式向智能建造和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中建科技深度聚焦智能建造,加大科技攻关,自主研发、全球首创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平台,满足建筑行业向新型建造生产方式升级需求,推动建筑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二、责任行动 中建科技以智能建造为主攻方向,研发全球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平台,打造智能建造、数字化转型原创技术“策源地”,支撑“中国建造”迭代升级。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平台通过BIM模型,搭建与实体建筑匹配的数字孪生建筑,将信息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打通工程建设的设计、采购、制造、建造、运维全产业链条,并与无人机、点云扫描机器人等硬件设备互联互通,完成工程质量全程实时监控。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平台目前在全国最大的智慧社区——深圳长圳公共住房项目中全面运用。 (一)智慧设计,搭建数字孪生建筑 数字设计,就是搭建起数字孪生建筑,为工程后续的采购、制造、建造、运维环节提供模拟场景。比如,在深圳长圳公共住房项目运用中,设计人员在平台上搭建起数字孪生建筑,采购、制造、建造、运维各环节可以分别按方案提前推进工程建设任务,突破了传统建造只能依次按照工序推进的局限。 (二)智慧采购,一键生成造价清单 采购环节,运用智慧建造平台,可一键自动生成工程量清单、工程造价清单,省去传统采购方式的预算、拟定购物清单、审核、询价比价报价、采购等流程。比如,在深圳长圳公共住房项目中,项目人员可一键完成构件招采工作,缩短了时间,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智慧制造,按需订制精准生产 制造环节,装配式PC构件工厂智能化设备可读取数字孪生建筑的构件信息数据,自动完成工厂生产准备,实现按需订制、按需生产。与传统建造方式比,可避免材料浪费。比如,在深圳长圳公共住房项目中,PC构件工厂按项目需求,无缝对接完成自动排产,精准控制构件生产进度,实现按时交付。 (四)智慧建造,形成全生命周期责任追溯体系 建造环节,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平台引进工业互联网技术,控制构件的装配进度、质量、安全,形成全生命周期的质量、安全、进度、责任追溯体系。比如,在深圳长圳公共住房项目中,每个预制构件都有一个二维码,记录预制构件生产、进场、安装、验收全过程信息,建立了全过程质量、进度追溯体系,而体系涉及的工程量清单超4万页。采用传统的方式,数量巨大的清单费时费力,很难形成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同时,依据平台“指挥”,项目主体、机电和装修等可实现同步建造,大大加快了建设速度。 无人机、点云扫描机器人与智慧平台互联,可实现精细化装配建造。无人机通过平台内置的云端技术,实时监控项目施工过程和质量。点云扫描机器人利用高精度和高效率的扫描技术,生成扫描实际数据,为建筑质量报告提供依据。 (五)智慧运维,实现建筑产品数字交付 项目从设计到完工全过程的核心数据,可以集成到数字孪生建筑模型,竣工时交付给业主电子说明书,实现数字交付。住户只需通过扫描二维码,戴上VR眼镜,就能看到房子隐蔽的机电管线、强弱电设备等所有隐蔽位置的施工信息。同时,业主也能随时了解构件产品编号、类型、项目名称、楼号等信息,为未来建筑的维保提供依据,实现智慧物业、智慧运维。 三、责任成效 中建科技研发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平台,填补了装配式建筑数字化领域的技术空白,先后获得6项软件著作权、15项专利。目前,中建科技在100多个项目和多个装配式PC预制构件工厂运用。智慧平台在降低工人成本、提升工效、缩短工期、节约资源、降低管理费用五方面取得了经济效益。比如,一个合同额10亿元的项目,管理人员可减少8人、工期可缩短60天,各类费用总计可节约1500万元,推动了传统建造方式向智慧建造、数字化转型升级。再比如在深圳长圳公共住房项目运用中,节约了管理人员约40人。在节能、节水、节电、节材、环境保护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以一栋30层的楼房为例,节能约40%、节水约65%、节电约50%,节材约20%,减少了建筑垃圾75%。 四、结束语 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住建部《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中建科技将以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平台为抓手,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打造智能建造技术“策源地”,以“智能”为生产方式,加快数据资产集成运用,推动资源要素快速流动、业务体系融合协同,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引领行业数字化转型。 来源:企业文化部 智能建造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