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网群 | 办公平台
新闻中心
科技新闻
国资动态
中建要闻
通知公告
首页>> 新闻中心>>科技新闻
央媒看科技 | 创新创造 书写劳动荣光

发布日期: 2025-05-07 字号:[ ]


  劳动最光荣 劳动最美丽

  “五一”期间

  中建科技劳动者

  在“好房子”产品研发一线

  在“好房子”制造车间和智造现场

  在无数平凡岗位

  团结奋斗不懈奋斗

  用创新创造

  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好房子”

  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工人日报、中国新闻网等

  中央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客户端1.jpg

  原文节选

  近日,中建科技广州1935(广州发电厂改造)项目主厂房提前冲出正负零,主厂房建设由此迈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五一”期间,项目200多名建设者继续坚守岗位,铆足干劲、全力以赴,为项目顺利推进按下“加速键”。


人民日报2.jpg

  原文节选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首批“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试点名单,广州市黄埔区龙湖街道迳下村入选名单,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农村零碳转型与绿色发展先行示范点。目前,中建科技广州黄埔区迳下未来乡村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首开区43栋已建成,其余200余栋新农宅也正加紧施工中。


新华社

新华社1.jpg

  原文节选

  “五一”假期,多地重大工程建设持续推进。许多劳动者扎根一线,用汗水绘就奋进图景。

  走进重庆市巴南区,400余名工人奋战在中建科技鹿角安置房项目施工现场,为居民早日实现“安居梦”按下建设加速键。“项目已进入主体建设阶段,为抢抓施工‘黄金期’,项目全员坚守岗位,全力保障工程节点。”鹿角安置房项目经理陈方建说,该项目是巴南区2024年重点保障性安居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2.2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提供1934套安置住房。


新华社2.jpg


工人日报

工人日报1.jpg

  原文节选

  “新房不仅大气宽敞、布局合理,还是用模块化的方式建成的,几个月就建好了,我们都想快点住进去。”迳下村村民冯云翔笑着说。让村民点赞的模块,便是中建科技自主研发的“和美乡居”产品。中建科技在项目附近的移动工厂像造汽车一样完成农宅模块的结构、围护及机电管线的集成制造,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免支撑、免模板、免绑钢筋,只需灌浆锚固组装,即可建成一栋全龄友好、安全耐久、低碳智慧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新型农宅。


工人日报2.jpg


中国新闻网

中国新闻网.jpg

  原文节选

  2018年,中建科技承建的全国最大规模装配式公共住房项目——深圳长圳公共住房项目开工建设。长圳公共住房项目应用“一体化”建造理论,从设计源头有效控制了项目成本,全过程实现了绿色低碳建造,比传统建造方式节约了三分之一工期,现场用工减少五成以上。

  如今,叶浩文又承接了新课题,带领团队攻关智能建造关键技术。他说,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首次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建筑科技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我现在研究的课题,就是要提升工地的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为人民群众建设更多满意的‘好房子’,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法律声明 | 中建科技纪检监督举报 | 账款事项投诉公告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13号崇新大厦A座 邮编:100195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号
版权所有: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