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培育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新增长点。装配式建造方式究竟是什么?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一些项目都采用了这样的建造方式?装配式建筑为什么会成为国家大力推广的方向?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东方时空》、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聚焦中建八局、中建科技,走进广州1935(广州发电厂改造)项目、广州黄埔区迳下未来乡村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济南CMC智能工厂和模块化住宅公园,请看记者的调研报道。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东方时空》报道(摘要)
  最近,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迳下村的几十户村民喜迁新居。和普通农宅不同,他们的新家是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像“搭积木”一样建起来的。而在城市,广州1935(广州发电厂改造)项目也是利用装配式建造方式,推动“工业上楼”,实现“百米高层、摩天工厂”的最新突破。
  装配式农宅和普通农宅有啥不一样?
  记者:和传统自己请工人“一砖一瓦”建农宅不同,目前,广州市迳下村的几十户村民已经住上了由工厂生产、模块化建造的装配式农宅。这种农宅住起来舒服吗?会有“临建房”“集装箱”的感受吗?有“家的感觉”吗?看看去。
  记者:大姐您好,来参观一下您的新家!您是什么时候搬进来的?
  迳下村村民张女士:我是今年4月搬进来的,我们是第一期,现在有很多街坊陆陆续续搬进来了。这边是客厅,这边是餐厅。
  记者:感觉整个空间特别大,住着舒服吗?
  迳下村村民张女士:舒服,挺好的!这房子是2000元一平,我们自己出1500元,政府补贴500元。之前自己盖的话,虽然差不多也是这个钱,但是不一定能建这么好。
  这片村民今年刚搬进来的崭新农宅,就是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迳下未来乡村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采用模块化装配式建造方式建成,简单来说,就是“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中建科技迳下未来乡村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总指挥沈洋:传统自建农宅一般没有专业的设计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难以判断是否真正“扎实、可靠”。但我们是按照标准规范来进行设计的,在施工全过程进行技术与质量管理,主体结构实现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要求。
  记者:这种明显是分户墙的墙体,我刚刚也敲了一下,它没有那种空空的声音,感觉这个结构和墙体也是比较扎实的。
  从自己“一砖一瓦”请工人建房,到交给企业开发、拎包入住,保证质量的同时,交付时间、整体成本均大幅缩减,可以实现14天建成一栋农宅,30天达到交付标准。
  除了农宅,装配式还能建什么?
  在广州市荔湾区,建成于1935年的广州1935(广州发电厂改造)项目正在推进,目前已完成总进度的40%。
  中建科技广州1935(广州发电厂改造)项目总工尚红行:这块区域未来是企业的生产车间。大楼的1到6层都是工业厂房,最大跨度15米、最高层高8米,“大跨度、高层高”的空间结构,可以方便入驻企业布置生产设备和生产线。楼上研发、楼下生产,实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除了“工业上楼”,这一改造项目还将与滨江景观串联为一体,营造出6000平方米的超大室外公共亲水空间,从工业厂房变为兼具会议、展演、健身、阅读等多功能的公共空间。
  中建科技广州1935(广州发电厂改造)项目经理毛卫民:装配式建造方式,工期更短、用工更少、质量也更好,基于快速建造、绿色建造的特点,更适合打造“工业上楼”建筑。
  “点单式建房”,如何实现?
  中建科技副总工程师、研究院院长田春雨:请问有什么需求?想建啥样的房子?请点单!
  记者:现在建房子都可以“点单”了?
  中建科技副总工程师、研究院院长田春雨:没错,我们是为“现房销售时代”提供产品系统解决方案,也就是线上看房,选户型、选装修、选家具;一键下单后工厂生产,现场拼装完成后交付验收,让买房、建房更高效、更省心。
  在位于山东济南的中国建筑绿色产业园,园内新落成的模块化住宅公园,可以说是未来建筑场景与居住理念的具象化呈现。
  中建科技副总工程师、研究院院长田春雨:这是模块化城市“好房子”,为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人居生活筑牢根基。这是模块化和美乡居,为乡村自建房安全、质量、风貌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这是模块化极地建筑,让科研人员在极地或高寒、高海拔地区也能住得舒服。
  之所以能实现“点单式建房”,少不了像“中央厨房”一样的“造房工厂”。
  中建科技研究院副院长苏世龙:在中建八局、中建科技联合打造的山东省首座智能造房工厂百米长的智能产线上,12分钟就可以完成一块墙板的生产,2个小时以内,就可以完成一间模块化房屋的生产工作,可以用于住宅、学校、公寓、酒店、农宅、医院等多种场景。
  为何鼓励发展装配式建筑?
  住房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绿色建造专业委员会委员、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樊则森:建筑业绿色转型关键在三化: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其中,工业化是基础,装配式建造则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环节之一;数字化是能力,绿色化是结果。